close

大陸新娘在臺灣當記者的那些日子
我們一起在臺灣

 

  N本報第二批赴台駐點記者陳有池

  9月16日,臺北市大安森林公園對面的一家燒烤店,門口沿街擺起了一溜長攤,十幾號人大塊吃肉,大碗喝酒。這是又一批駐台記者即將到期,陸陸續續離開臺灣。同是大陸駐台的記者,在異鄉一塊工作很不容易,所以這一攤的感情,說起來也是深厚無比的。況且,這一天,又同了《人民日報》的孫立極的生日。

  新華社的邵燕輝,是我們這一撥人中歲數第二大的,我們都叫他邵哥。幾杯酒下肚,邵哥開講了,說起來很感慨:我不知道別批的怎麼樣,我們這一批人是特別的團結,在臺灣同行面前,不丟份,特長臉。

  說到這個,大夥兒都激動起來了。也是,我們這一批駐台期間,臺灣的大事可以說是一件接著一件:八八大水災,甲流憑空來,劉兆玄下來,吳敦義上臺,扁案審出來,等等等等。所有的現場,基本都能同時看到7家大陸媒體的身影,大夥兒不僅同進出,還經常通力協作。有時幾件事情同時發生,大夥兒就像一個單位的,各自領了一塊任務,就幹了起來。

  所以即將分別的時刻,每個人都有點感傷。人民日報的鄭固固,這一次駐點回來後,就要退休了。對臺灣他可是再熟悉不過了,有很多的老朋友。當下,他和我們分享了很多寶貴的經驗,還說,以後在座的誰再到臺灣,他就把他的人脈移交出來。

  剛到臺灣的第一天晚上,我們就在臺北師大夜市偶遇一位賣墨西哥菜的兄弟,聊得很投機。這位老兄先前竟也是做媒體的,幹過記者,當過策劃,後來實在熬不住如此高強度的工作,辭職做了一段IT企業中層,又因個性太強,把老闆炒了魷魚,自己擺攤做起老闆來。

  後來和很多臺灣媒體同行的交往過程,證實了這位老兄關於媒體工作極為累人的說法。臺灣媒體之多,從業人員之眾,競爭之激烈,不是親眼得見,是絕對不敢想的。這兩年受金融危機影響,情況更甚。有位達人說,以前電視臺一個欄目收視率提高兩個百分點,老闆就該大肆慶賀了,因為這就意味著馬上廣告大增了。可是現在,別說兩個百分點,五個都不管用了,為此,媒體同行們只能更加拼命。

  不過臺灣同行的禮貌和熱心卻讓我們所有人欽佩。儘管他們很忙,但是對於來自大陸的我們,卻非常願意交談,並且盡可能給我們提供説明。我們的手機,幾乎每天都會收到來自媒體同行提供的新聞線索。

  而更多的願意兩岸交流合作密切的同行,還會把一些有意往大陸發展的當地企業家和各界人士介紹給我們,我們也因此多了很多朋友。

  以朋友之心做事,這大概就是我最大的收穫了。那難忘的三個月,到現在又過去三個月了。

  很多事情早已忘記,但是一張張熱情熟悉的面孔,現在回想起來,心裡總是暖暖的,腦海裡自然浮現出古人所講的“四海之內皆是朋友”的話來。

  臺灣,比想像中親切

  N本報第三批赴台駐點記者阮麗張

  一到臺灣,就被無處不在的熱情和兩岸間千絲萬縷的聯繫感動著。

  坐計程車,聽說我們是大陸來的,的哥就會興奮地說起想像中大陸的繁榮;還有人擺出自己的家譜說,我們祖籍就是福建。

  採訪中碰到一個大陸新娘,她興奮地在那邊跳:見到你們,好親切。

  街上偶遇一個老兵阿伯,他冒出一句:我每個月都給大陸的老婆寄生活費呢,好久沒回去了。

  在台南,感歎台南和廈門好像,一樣的騎樓,相同的小吃,腔調各異的閩南話。當地旅遊部門一位女士驚呼:真的呢,我到廈門,也覺得好像台南啊。

  在餐桌上,同事和一位女公務員大聊孩子的教育和費用問題,驚訝于兩岸的教育困惑,竟如出一轍。

  採訪時,碰到一些資深的臺灣媒體人,他們會很熱心地告訴你,該去找哪個部門。採訪金馬獎星光大道,“央廣”一位大哥還幫我們在擁擠的人群裡,找到一個最佳的拍攝位置。

  到海基會、“陸委會”參加新聞發佈會,工作人員很熱情地跑過來交換名片,很自然地聊天、開玩笑,感覺不到任何距離。

  兩岸一甲子的距離,在具體的人與人的交流中,似乎真的已經微不足道。新娘秘書在臺灣90天,真正感受到什麼叫同源同種。

  臺灣企業界一位人士說,你們應該多報導一下,臺灣大多數人是很友善的,都是希望“和諧”的。確實,臺灣,比想像中更親切。

  忽然覺得,身為駐台記者是多麼幸運。

  3個月,可能只是兩岸關係史上的一小段,可是能夠親歷其中,見證兩岸交流的點滴,通過我們的報導,讓兩岸民眾能夠更多地相互瞭解,真的是很神聖的事情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eimei159 的頭像
    meimei159

    生日禮物

    meimei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